中国风电材料设备网 中国风电材料设备网专题第 54 期:2014第七届中国(江苏)国际风电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当前位置:中国风电材料设备网 > [专题]2014第七届中国(江苏)国际风电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 会议概况

 

2014第七届中国江苏国际风电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大会现场

  2014年9月17日,由江苏省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和南京风电装备行业协会主办,江苏省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风电专业委员会、江苏省如东县人民政府和江苏省如东县能源局承办的2014第七届中国(江苏)国际风电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第二届江苏省中小企业风电产业协作配套对接会在江苏省如东县雷迪森大酒店盛大开幕。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高级顾问周凤起先生做《我国风电发展的近况和展望》的报告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产业合作处王忠宇处长、江苏省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处唐学文处长、江苏省委政策研究室申斯春处长、五大电力集团、开发商、风电整机厂、零部件企业、服务机构、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专业媒体代表以及来自英、苏格兰、德、美等国家驻华使领馆代表、两百多家企业共350余人相聚如东,共商风电行业发展大计。
本届论坛以海上风电、低风速风场建设、风电运维以及智慧风场为主题,旨在打造权威的风电产业政策分享、技术交流和项目对接平台,为政府、专家学者、企业提供卓有成效的沟通和交流平台,积极推动江苏省及中国风电产业的健康和谐发展
“江苏加快建设‘海上三峡’,商机就在家门口,加快装备配套产业发展刻不容缓。”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产业合作处处长王忠宇说。

 江苏省可再生能源发展项目办公室主任许瑞林先生讲话

  如东海上风电全国领先
  “2003年,我第一次到如东,给全国第一个风力发电特许权项目投产加油鼓劲,这次来一看,了不得,全县近海、潮间带风电装机容量达到百万千瓦,累计并网发电79亿千瓦时,占了全县用电量的一半。”对如东绿色能源之都的快速崛起,原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项目办公室主任周凤起说。

 江苏省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秘书长操更生先生致辞

  569台高高耸立的风机,沿着如东海堤排队,迎候取之不竭的风资源,吸引10多家企业投资建设的近海风电场,绵延60多公里,蔚为壮观。在建及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还有155万千瓦,总投资200多亿元。作为江苏风力发电“海上三峡”工程的主战场,2011年,随着海上龙源风电场的并网发电,如东诞生全球首个潮间带风电场。今年5月,中水电投资建成的如东第二个潮间带风电场并网发电。

  江苏省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兼风电专业委员会主任施新春讲话

 如东是全国海上风力发电的试验场,海上风电总装机容量最终目标是440万千瓦。周凤起说:“海上风电,如东是真正的全国领先。”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新能源工程设计院院长方滔做《海上风电发展和江苏海上风电推进情况》报告

  风电装备产业成“金矿”
  2003年底,中国风电装机只有50万千瓦,排名世界第十,到2013年并网容量达到7700万千瓦,吊装容量超过9000万千瓦,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

  周凤起是我国可再生资源规模化利用规划的起草者之一,作为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高级顾问,他在阐述我国风电产业政策时透露,到2015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目标是一亿千瓦,到2020年,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两亿千瓦。

江苏海上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钢先做《龙源江苏海上风电项目进展情况》的报告

  “这1.23亿千瓦的装机潜力,蕴藏着巨大的装备产业商机。”省可再生能源发展项目办公室主任许瑞林说。
“加快国际化步伐,开展对外技术合作,增强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邀请掌握海上风力发电设备制造领先技术的英国公司前来开展合作的省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秘书长操更生告诉记者,省政府出台的《江苏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方案》,要求以风电场规模化建设带动风电装备产业发展,实施重大科技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重点产品开发,推进风电装备规模化、标准化、系列化。到2016年,风电产业销售收入超过2000亿元,建成全国领先、跻身世界前列的风电装备研发制造和规模应用示范基地。

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助理\主管工程师杨兴华《海上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测试解决方案》的报告

  “一个1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场投资20亿元,主机耗资占三分之一,踏筒、导管架等配套产品占投资额的10%,按照100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的装机容量计算,做做配套产品的市场份额就有200亿元,加上陆上风电,配套产业超过1000亿元,这块蛋糕很大。”如东县能源局副局长周华说。
加快创新,中小企业也能“分杯羹”

施新春主任陪同部分参会代表参观风电场

  从江苏龙源如东潮涧带海上风电场到新疆阿拉山岭风电场,都有中天科技集团的新能源电缆。中天不仅建立一流的研发团队,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精品,还相继在南通、上海、广州、沈阳、西安等开设工厂,每年销售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架空绝缘电缆、通信电源用软电缆、海底光缆及接头盒等附件产品,斩获几十亿元。
与中国风电产业高速发展相比,主机制造业大多依赖进口,国外企业还在抢占配套产品市场。“最近,国家出台了减低融资门槛等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老板要善于与风电场对接,敢于攀登技术高峰,切得一块属于自己的蛋糕。”省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秘书长操更生举例说:“如东神龙公司安装风电机组,一年赚回一个亿,说明只要掌握世界先进安装技术,同样有蛋糕吃。”

参会代表参观风电场并进行交流

  此次大会以风电产业政策、发展规划解析、英国风电产业及国内海上风电开发建设、风电运维及风电后市场、风电关键技术及应用多个专题为主导,能源、经信等相关部门领导就我国风电行业最新政策以及目前国内风电发展的状况、规划等主题进行了深度阐述和交流。华能、龙源、上海电气、南车、中船重工海装、中天科技、华勘院等风电企业就现在企业的发展现状、新产品、新技术等进行了演讲与交流。英国代表团不仅就英国风电发展的现状、新技术等进行了交流,而且对参会代表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和讨论。

中国风电材料设备网 版权所有 2008-2015
Copyright 2008-2015 www.cnwpem.com All Rights Reserved